你被負面情緒影響了嗎?3 大層面帶你看清負面情緒如何影響我們

在我們的生活中,總會有些讓你感覺不舒服、不順遂的時刻,使我們的情緒動盪起伏,感到憤怒、悲傷、恐懼或焦慮。

然而,除了表面上感受到的情緒反應,我們也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這些情緒對身體和心靈上的影響。

若你認真的去感受,會發現我們面對負面情緒時的敏感度其實比正面情緒高很多,可以察覺出的種類和細緻度也多更多。因此與其一直排斥負面情緒的到來,不如好好地去理解感受每次的發生。

試著在理解後用不同的角度看待,會讓我們的人生有更豐富的視角,不會單一的被負面情緒牽動影響。

過去,我有協助過 2000 多人理清負面情緒的經驗,協助他們重新認識負面情緒,並嘗試用不同模式跟情緒相處。

因此今天我想跟你分享負面情緒的 3 個影響層面,希望能夠幫助你用不同觀點看待情緒,讓情緒成為你生活不同的調味料,用更放鬆自在的角度看待每個過程。

 

負面情緒影響我們的身體?讓你看起來面目可憎

當我們被負面情緒與信念籠罩時,可能會連帶影響我們的身體,使我們心跳加速、肌肉緊繃,影響內分泌腺體,讓身體長期處於緊張狀態。

不少人可能會以為直接跟負面情緒切割、睡個覺就沒事了,但其實身體是會有記憶的,如果沒有試著理解轉換它,還是會對我們造成負面影響。

長期累積下來,因為持續生成的負面訊號,會讓身體一直積累壓力、無法放鬆,時刻處於緊急狀態中。

器官也可能會因此以為在警戒狀態下才是正常反應,難以好好休息,整體的神情狀態就會越來越憔悴、看起來面目可憎。

負面情緒對身體實際造成的影響

而負面情緒實際上會造成我們身體的哪些改變呢?可能會有以下影響:

  1. 身形特別的胖或特別的瘦: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,可能會造成飲食上的暴食或厭食。尤其女生的症狀會更嚴重,因為在過去重男輕女的信念下,會讓女性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弱勢,潛意識裡會想要壯大自己的身形來嚇阻敵人,就容易造成身形的失衡
  2. 肩頸緊繃僵硬:負面情緒可能會讓你缺乏自信,使得自己的身形越來越不敢挺直,造成肌肉緊繃、駝背或骨盆歪掉
  3. 面目可憎:當身體狀態不好時,也很有可能連帶影響皮膚的氣色,造成皮膚的光澤度跟緊實度下降,整體讓人感覺沒精神、充滿厭世感與惡意

案例:長期壓抑心理,影響內外在狀態的姍姍

舉例來說,我有一個學生姍姍,她是一名業務,小時候因為身形較壯碩時常被別人笑,形成了一股根深蒂固的自卑感,使得她長大後一直逼自己要更努力,希望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、不斷追求業績帶來的成就感。

這股壓力使她一直處在緊繃狀態,身體常常感覺僵硬不適,但她也沒想過要釐清自己情緒面的問題,只是一直用西藥壓抑、透過SPA、甜點等暫時性的緩解身體病痛和心靈緊繃。

久而久之,姍姍甚至連吃東西都越來越沒知覺,身形也因此變回原本壯碩的樣子,更加深了她的自卑感受,而想要遠離人群,不期待跟任何人建立親密關係。


負面情緒影響我們的大腦細胞?造成免疫力下降

情緒,會儲存在我們的每一個細胞裡、流動在每個器官中。

過去的科學家普遍認為情緒應該是存在大腦裡的,但後來越來越多資料證明情緒其實是分佈在所有細胞裡,由細胞乘載著情緒的分子,夾帶著信念和相關事情的記憶。

不同的情緒會影響不同的賀爾蒙濃度,正向情緒會增加恢復青春活力的賀爾蒙、提升免疫力濃度,而負面情緒則相反。

當你的負面情緒累積越多時,就可能形成身體的深刻記憶,使得大腦要進行決策判斷時,會一直被負面記憶所提醒,造成心態上更加敏感、悲觀,甚至產生受害者情結的想像,讓行動越來越趨向保守和被動。

在這樣的狀態下,壓力賀爾蒙的指數就會偏高,造成免疫系統不斷下降。

 

如何辨別負面因子正在影響大腦細胞?

如果你想要辨別自己的大腦細胞是不是充斥著負面因子,可以試著用以下標準判斷:

  1. 容易持續覺得自己是受害者,用防備恐懼的狀態面對別人
  2. 一直想要透過菸、酒、買東西、美食甜點等來麻痺自己,無法面對現實
  3. 飲食口味越來越重,一直想用精緻食物來滿足身體、填補空虛狀態
  4. 身體容易緊繃,即使沒有特別的事情也會肩頸僵硬、心跳加速

案例:極力改變形象,卻越補救越糟的姍姍

回到姍姍的例子。

因為姍姍自己充斥著負面情緒,也影響到客戶對她的觀感,覺得她越來越現實,只在乎自己的業績。

她自己則認為一定是因為自己變醜了,所以大家都不想跟她親近,於是花了大筆費用去整形,想要改變自己的外在。

不過因為她的壓力賀爾蒙過重,因此急切想要變好的心又再次影響到了大腦的判斷,一下子就做了大幅度的整形,導致身體負荷不來、免疫系統下降,整形的傷口遲遲好不了,疤痕也變得很明顯。在朋友的提醒下,她才開始反思到底自己真正該補救的是什麼。


 

負面情緒影響我們的心態?用限制性觀點去看待他人與世界

負面情緒會影響我們用限制性觀點去看待他人與世界,也就是你的想法及行事都可能變得極端、容易想太多。

即使本來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狀況,卻都會過度放大,在內心生成許多小劇場,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定位,產生許多無形的壓力。
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限制性心態,是因為一旦負面情緒生成,就容易讓我們越想越負面,持續用下位者、受害者的心態應對,思維就容易被限縮,執著在某些小格局的事情上。

如果我們一直身處限制性觀點中,可能會在與他人相處時越來越不自然,讓自己跟對方都感到不自在,也因為有太多的負面情緒,你會越來越像個帶刺的刺蝟,使得大家不敢親近你、對你越來越冷漠。

在感情關係中,則容易用懷疑的心態看待另一半,不斷地猜測對方會不會背叛你,而在相處時表現得很尷尬、不自在,使得雙方都感到緊張。


案例:重新調整自己,擺脫限制性觀點的姍姍

回到姍姍的故事,一起來看看她最後發生了什麼事。

在整形復原期的姍姍,因為外在形象不好、業績變差,加上跟男友吵架,有段時間一直很焦慮,急切地想讓所有事變成她期待的樣子,只要稍有不順心,就覺得全世界都在害她。

後來,她來上我的「愛的神聖加冕」課程後重新面對自己、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。

試著停止用急切的心態去面對所有人事物,開始願意求助他人、給別人機會幫助自己,慢慢地才感覺越來越放鬆,可以自在的做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

 

結語:想不被負面因子綑綁,先理解情緒對你的影響

透過今天分享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,我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情緒,學習與自己的情緒相處,讓情緒對你造成的影響大幅降低,知道自己是有選擇權可以決定情緒如何影響你的。

過去,我有協助過 2000 多人釐清負面情緒的經驗,協助他們重新認識負面情緒,並嘗試用不同模式跟情緒相處。

若您在釐清自己的負面情緒時,遲遲不清楚自己的情緒源頭或無法判斷情緒對你造成的影響,歡迎來找我!我會透過希塔療癒課程、生命教練個案來協助你面對自己、回到內在,友善的跟自己相處。

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課程和服務的資訊,歡迎透過LINE@私訊我跟我分享你的故事,讓我有機會幫助你更多。

 

 

 

 

參考資料
註解 1:How do our emotions affect our immune response?
註解 2:病由心生是真的!研究發現 7 成疾病與情緒有關
註解 3:情緒排毒:50組呼吸伸展練習,疏通人體七大部位,找回自信心、安全感、行動力

2025